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国家公园示范省 大美青海向未来
2023/08/15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19.jpg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青海深入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国家公园已经成为青海对外展示大美的新窗口、新形象(樊尚珍 摄)

   “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2019年8月19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深刻阐述了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的意义、理念、目的和内涵。

       时隔4年,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如约而至,将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接续行动。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藏高原大山大河间的生动实践。从三江源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实施到领衔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到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蹄疾步稳,从在全国率先创建国家公园示范省到3个国家公园在建省,青海正在加快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让青藏高原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集聚区和独特景观遗迹得到全面系统保护。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24.jpg

长江源园区(赵金良 摄)

国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完善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今天,在孕育壮阔三江的青海大地上,演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佳话,绿色发展、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正进阶而上。

       全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3类83处,总面积27.2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08%,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343.98万公顷,占全省面积比例提升4.94%,特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林草覆盖率达到74%以上,藏羚羊种群已恢复到7万多只。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28.jpg

祁连山风光(杨黎明 摄)

       为高标准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青海先后编制《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青海省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修订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和“一张蓝图绘到底”。

       目前,国家公园示范省三年行动已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基本实现,通过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公园地方立法、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编制、各项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制定、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交易、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试点等一系列探索性、创新性、实践性工作,促进了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31.jpg

澜沧江源园区(李晓南 摄)

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

       青海颁布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编制完成《青海省自然保护地条例(草案)》《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构方案》等18项制度办法和自然保护地建设规范等4项技术标准,推动完成青海湖等33个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青海实际的制度体系和相应的配套政策。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34.jpg

雪域高原(张强 摄)

       全省开启探索自然保护地群管理新模式——创建祁连山自然保护地群创新联盟,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探索更多创新路径和实践模式,以期在推动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上作出积极示范。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公安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联合召开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暨综合执法启动会议,以加快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综合执法工作,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37.jpg

黄河源园区(多太 摄)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

       通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青海生态保护成效日益显现。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7.5%,森林蓄积量4993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7.8%,湿地保护率64.3%,全省地表水出境水量超900亿立方米,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作为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我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截至2022年年底,青海湖湿地保护率达69%;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1.41万吨,普氏原羚数量为3000余只,青海湖拥有鸟类232种、兽类42种,栖息水鸟数量60余万只,高原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41.jpg

“雪山之王”雪豹(鲍永清 摄)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44.jpg

多刺绿绒蒿(赵新录 摄)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青海健全完善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点生态区“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科技体系。成立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35个科研团队实施科研调查项目27个,开展18项重大课题研究,建成4个国家级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创新联盟,推介实用技术240项,全省新增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4个、国家种质资源库3个,初步形成了自然保护地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青海湖流域设置包括湿地、草地、生物多样性、水文水资源等在内的276个生态监测地面定位监测站点,初步建立覆盖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监测站点体系。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48.jpg

阿尼玛卿雪山(张景元 摄)

绿色发展动能显著提升

       青海推动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村两委+”社区参与机制,制定自然保护地控制区经营性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发展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种苗繁育、中藏药材、特色杂果、林下种养和林家乐等特色产业。全省14.51万个生态保护公益岗位持续向国家公园原住居民倾斜,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园区“一户一岗”,使1.72万牧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16万元。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51.jpg

草原深处的牧民(焦生福 摄)

生态文化内涵丰富拓展

       青海大力发展国家公园生态摄影、自然文学等生态文化事业,鼓励引导生态艺术创作展示,积极构建以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群等为构架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系统推进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发布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和工作大纲,13所生态学校覆盖大中小学全学段。积极拓展宣传渠道,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中华水塔》《黑颈鹤成长日记》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同时,高质量高标准创建西宁国家植物园,坎布拉地质公园成功入选2021—2022年全球17个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之一,正式进入评估进程。

微信图片_20230815145254.jpg

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马海青 摄)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宣布,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个省区,均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未标题-111.jpg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保护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园内广泛分布冰川雪山、高海拔湿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类型丰富,结构功能完整,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范。经过5年多的试点探索和1年多的建设实践,青海打破“九龙治水”旧格局,建立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为龙头、管委会为支撑、保护站为基地、辐射到村的新型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实现了三江源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之路。

       当前,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加快建立,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到2035年,将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文字:宋晓英 姚占山








字体 【 收藏 打印
Copyright(©) 2019 by 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7074674号-15
技术支持:北京中展信合数据服务有限公司